被误读的富强
一个国家的崛起就像一个硕大无比的巨人要从沉睡中站立起来。要有骨骼的支撑、要有肌肉的松紧、要有呼吸的配合,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真正想要站起来的精神。它要知道为什么要站起来以及站起来之后去哪儿。如果站起来仅仅是为了不挨打、为了和其他国家能够齐头并进平起平坐,那当外界安逸时,这个国家仍然会落入迷惘不知所踪。
大国崛起需要军队的强盛、人民生活的富足、经济发展的提升,同样更需要国人心境的通透和觉悟。在许多国人当今挥金如土的豪气之中,他们随着炫耀性消费的狂风席卷全球,无非是两种心态:第一种是关于自己的,拼命地证明自己有多成功多有钱,就像手中的奢侈品、身上穿的貂皮大衣一样高调奢华,第二种是假以爱国糖衣包装的,意图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告诉世界,“瞧一瞧看一看了啊,中国现在可是越来越富强了!”
从1840年的炮火轰开了中国,至今我们依旧生活在一种根深蒂固的屈辱之中。政治家们看到了在国际舞台上的节节败退,军人们扛不住那些机枪炮火的攻击,知识分子们发现自己抱守的经典思想只不过是西方意识形态中的小学生。老百姓则在被各种洋物洗礼,洋酒、洋烟、洋火柴、洋肥皂,总之沾上洋气的东西都立即抬高了档次。交织不清的个人挫败混杂着国家挫败,使得我们混乱了评判一个国家是否富强的标准,很多人单纯地以为拥有了洋物质就可以赢得那平起平坐的尊重,抹煞那百年前的屈辱。不知道什么是一个国家的富强,不懂得什么才叫一个民族的自信。
如果说那些都是过去式,近代史离我们也有些年头了。那9月20日,苹果推出的金色版智能手机后飙升翻倍的价格又该作何理解呢?最初有人不相信苹果居然变得如此俗气,但这款手机在国内炙手可热,并衍生“土豪金”的称呼——甚至上了国内媒体头条。